2006年信托业市场回顾与展望
来源: 时间:2006-12-30
2006年信托业市场回顾与展望
2006年,注定是要在中国信托业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年。
2006年,信托业所处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托原理正在被政策制定者、各类金融机构甚至包括广大工商企业所充分认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功能正在并且继续将被各类金融机构娴熟运用,这种变化直接将信托业带入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阶段。
“混业经营”,或是“综合经营”,成为2006年金融业最为时髦的词汇之一。毋庸讳言,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这是我国首次在官方权威文件中出现“综合经营”的提法,标志着我国金融业的经营体制将实现由“分业”向“混业”的历史性转型。“认为信托公司等同于信托行业,幻想分业监管下信托公司独家垄断理财业务”的保守观念在2006年信托行业蓬勃发展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业的资产管理公司纷纷加入到信托业的队伍中,运用信托原理推陈出新般向市场推出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总而言之,理财将不再是信托公司的专属领地,“混业”的概念渗透在政策取向的字里行间,“信托”作为一个理财市场的大概念被逐渐清晰、明确。
一、2006年信托业市场发展回顾
1、 外汇储备突破万亿,资金流动性过剩格局加剧
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2.9%;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10月份货币供应加速增长,其中M1同比增长16.3%,M2同比增长17.1%。这表明目前通胀水平仍然较低,货币供应加速增长使得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在固定资产投资受到宏观调控限制而资金供应充裕的情况下,资金的趋利性将增加理财市场的资金供应。
10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达238.3亿美元,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带来了外汇储备增加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格局。虽然,2006年央行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直接吸收银行流动性,但是依然难以撼动流动性过剩的格局。
2、 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发行势头迅猛
2006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势头迅猛,截止
从投资领域角度看,投资于债券、金融债、央行票据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比例占据45.32%,也就是说低风险、保障收益类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据目前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与汇率、企业信用等挂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35.46%,投资于信托计划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14.78%,其他诸如新股申购等人民币理财产品只占到很小的比例。
2006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外币理财市场日渐红火,截止
相对于固定收益类外币理财产品,浮动收益类外币理财产品更多与境外股票组合、汇率、黄金、石油等挂钩,这些挂钩产品往往设计了价格或者指数的波动区间,区间范围大小往往成为整个外币理财产品投资收益能否诗词安的关键点。
3、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异军突起
2005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尚不为广大投资者所知,2006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以其规范、透明的作运,迅速抢占理财市场空白点,明显加快了发行速度。据统计,2006年以来截止
与今年股市发展遥相呼应,新增的券商理财产品以非限定性产品居多,可灵活运用于投资股票、可转债、基金等投资工具,以分享股市增长带来的收益。其中以投资基金为主的“基金的基金(FOF)”为特征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逐渐增多,主要有招商“基金宝”、光大“阳光2号”、国信“金理财”经典组合等。截止
4、 开放式基金理财产品发行高潮迭起
2006年,股票市场的行情火爆,以股票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开放式基金投资收益也很火爆,面对从未见过的高收益,居民储蓄这只“笼中虎”终于被惊醒了,许多高收益的基金成为了储蓄资金追逐的对象。10月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10月份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是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月度储蓄存款下降”,从央行发布的《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于居民储蓄下降的关注和近期投资者对于火爆的股市和购买基金的高涨热情来看,储蓄存款分流股市是储蓄大幅下降的直接因素。股市活跃直接带动了5-6月份、10-12月份基金火爆发行,居民踊跃认购,曾一度出现银行代销基金排队抢购现象,上百亿规模的股票型基金被一售而空(见下表)。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在1年前的2005年,很多股票型基金还为了达到2亿元的成立底线苦苦挣扎。
表:偏股型基金规模最大前10名
基金名称 | 投资类型 | 基金份额(亿份) | 基金经理 | 基金成立日 | 管理人 |
易方达平稳增长 | 股票型 | 120 | 江作良,梁文涛 | 易方达 | |
南方高增长 | 股票型 | 130 | 吕一凡 | 南方 | |
广发策略优选 | 混合型 | 178.55 | 何震 | 广发 | |
银华优质增长 | 股票型 | 95.27 | 蒋伯龙,况群峰 | 银华 | |
易方达价值精选 | 股票型 | 114.85 | 吴欣荣 | 易方达 | |
南方绩优成长 | 股票型 | 124.77 | 苏彦祝,谈建强 | 南方 | |
华夏优势增长 | 股票型 | 141.02 | 张益驰 | 华夏 | |
泰达荷银首选企业 | 股票型 | 85.4 | 陈少平,温震宇 | 泰达荷银 | |
工银瑞信稳健成长 | 股票型 | 122.29 | 吴刚,张翎 | 工银瑞信 | |
嘉实策略增长 | 混合型 | 419.17 | 党开宇,刘熹,邵健,邹唯 | 嘉实 |
从今年新基金月度规模统计来看,受上半年市场行情走牛的影响,四、五、六月份基金发行红火,首发规模分别达到402.24亿份、330.41亿份、488.98亿份,随着7月份行情的调整,8、9、10月份基金发行迅速降温,分别下降为181.59亿份、240.59亿份、170.93亿份,进入10月份后,大盘的连续走强再次引爆居民抢购基金的激情,11月份基金发行市场的火爆程度进一步升温。根据Wind资讯系统统计,11月份新基金份额再创纪录,成立的14只基金总共募集高达645.12亿份。分析其中的缘由,主要是基金巨大的财富效应引起居民储蓄分流到基金产品上来,是这次基金发行异常火暴的重要原因。根据晨星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所有种类开放式基金今年以来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77.07%(见下表),其中股票型、积极配置型、封闭式基金三类以股票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平均收益超过了80%。
5、 信托理财产品发展一波三折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数据统计,全国1-10月份共计发行集合资金信托产品443个,发行规模507.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行数量、发行规模增长有所放缓。其中,贷款类信托产品在一季度仍然占据第一的位子,但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紧缩,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过快,严格控制“打捆贷款”等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二、三季度贷款类信托产品发行出现了较大萎缩。
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在经历过一、二季度的迅速发展之后,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进一步的宏观调控以及银监会“54号文”将“投资附加回购方式的房地产信托计划视为房地产贷款方式,必须遵守“212号文”的严格规定(注:文件规定自有资金超过35%、四证齐全、二级以上房地产开发资质三个条件全部具备才能进行房地产信托融资),这对房地产信托业务影响显著,预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信托业务开展将进入长期的低迷阶段。
受到股市持续走好的鼓舞,证券类信托产品一改一季度萎靡不振的态势,从二季度开始发行数量、发行规模迅速上升,尤其在上海、深圳两地,私募基金与信托公司合作推出众多“优先/劣后”结构的证券类信托产品,深受投资者追捧。在新股上市(IPO)恢复资金申购之后,信托公司与银行合作,迅速抓住市场机会,推出“打新股”类型的信托产品,填补了证券类信托市场的空白。
在信托理财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金融机构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商业银行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之利迅速做大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类证券公司携《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之威迅速填补理财市场空白,基金管理公司在股市复苏的庇护下赚的盆满钵盈,而信托公司却在一道政策限制通知(《关于信托公司过渡期有关问题的通知》)下,信托业务发展陷入了停滞的困境。
从近期银监会修订“两规”(征求意见稿)来看,要求信托公司模式转变限定在今后3年(2007-2009)完成,对于五十几家信托公司而言,企业生存环境日益恶劣,诸如项目严格审批、“50个自然人”、“20万”、受益权转让限制、业务压缩要求、关联交易逐笔申报公示、“合格投资人”等层层政策限制,犹如离心力般,将信托理财市场中的信托公司日益边缘化。
二、2007年信托业市场发展展望
即将作别的2006年,迎来2007年,可以预期,2007年是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深入推进,金融业进入全面开放与激烈竞争的第一年。
1、 随着混业经营的深化,金融业发展凸现新版图
金融混业经营将是金融业务上的互相渗透。仅今年11月以来基金的火热发行,在凸显股市财富效应的同时,也彰显了银行庞大营销网点的威力,更预示着资金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自由流动的源动力。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深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不同行业之间业务交叉的情况更加普遍。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短期融资券、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这一系列创新业务的发展,标志着金融市场、理财市场中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将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2、 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走向前台
金融混业经营将是金融机构组织架构上的互相交叉。毫无疑问,金融控股集团方式,将成为决策层推进综合经营的首要选择。如今银行、证券、保险诸多机构都在摩拳擦掌,试图打造金融超市。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在金融业中处于主导地位,拥有资产规模、营业网点、客户等优势,从混业经营的趋势上讲,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将是银行,竞争者和参与者都将以围绕银行为中心。而没有银行背景的券商、基金、保险、信托公司将成为金融市场的边缘化群体,难以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核心。
3、 信托公司发展未来期待“化蛹成蝶”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在信托领域的热情、努力以及成效,均令人感受到混业趋势下信托机构扩大化的必然性,信托行业将面临一次严峻的市场化的洗牌,并最终促进整个信托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面对政策限制和混业经营对信托公司产生的巨大冲击,信托公司今后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信托公司找寻新的出路可分为三种:其一,成为资产规模大、营业网点多的商业银行的子公司,由于受到分业监管的束缚,短期内能否成行取决于监管当局、法律层面是否获得支持;其二,成为全国性或者地区性金融控股公司(集团)的子公司,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需要整合地方金融资源,获得地方政府支持发展区域金融控股公司(集团)的可能性较大;其三,成为大型实业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取决于实业集团借助金融渠道扩张的步伐与决心。
从目前趋势看,金融控股公司热潮兴起,尽管目前有不少金融控股公司没有得到类似中信集团这样的官方批准,但是其横跨多个金融领域的现实,决定了这种多元化金融机构业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现实,它们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绝不会因为目前已有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界定而被“视而不见”。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或许将成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主导组织形式,信托公司依靠实力强大的金融控股公司(集团)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可能性最大。(见下表)
表:部分信托公司获得背景支持一览表 | ||
支持类型 | 控股股东名称 | 信托公司名称 |
全国性金融控股集团 | 中信集团、平安保险集团 | 中信信托、平安信托 |
区域性金融控股集团(地方政府支持) |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上海国际集团等 | 北国投、上国投等 |
大型实业集团 | 中化集团、上海宝钢集团、中铁集团、中海油等 | 外经贸信托、华宝信托、衡平信托、中海信托等 |
除了追求实力强大的大股东作为依靠之外,信托公司应当正视政策影响、混业经营对信托公司的影响,积极做好市场细分的功课,加速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注重高端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以竞合的心态谋求信托公司更大的发展空间。毕竟,只有强大才能赢得市场尊重。